材有榜样 || 考研成功者采访@李向荟学姐@张佳鑫学姐@张茹芬学姐
材化2101班李向荟
考研录取院校——陕西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择校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自我评价,地域因素,学校整体水平,考研难度等。自我评价,包括自身的学习能力,学科基础以及科研实践经历等,对自身的客观评价,可以避免信息差或者一些情绪化的决定让自己高分去将就一个自己不太喜欢的院校,尽量要选择一个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目标。
其次地域因素,有很大的可能大家会把读研的这个城市作为自己未来发展的城市,那么这个时候就要考虑在这个城市你的相关专业发展怎么样,以及生活成本这些,都可以作为一个考量的因素。
首先要根据任务去分配时间,像刚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主要学习数学和英语,每天主要是看数学基础课和做题,英语背单词。到暑假期间是比较大片的集中的时间,暑假这段时间一定要牢牢把握住。
到考研后期学习的强度更大,要综合考虑,把时间更多的分配到“高回报任务”,把时间投入花费时间后能带来显著分数提升的内容。要有一定的时间规划,合理的时间规划能有效提升学习效率,还能保护身心健康,一定不要熬夜,早睡早起保持规律作息。
学完一部分内容要整理笔记,这个时候就可以梳理一下知识框架,做一个思维导图,从这一章标题开始,标题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又包含哪些细小的知识点,从整体框架到具体内容,适当总结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记忆。
考研不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对大家心态的考验。面对长期高强度的学习、未知的竞争压力,出现焦虑、疲惫、自我怀疑是正常现象,不必过度苛责自己。如果出现严重的焦虑那就可能需要调整策略或休息,千万不要否定自身能力。

学姐建议:
千万不要拖延,有了计划之后就去做,考研是自己跟自己的博弈。不要太过焦虑,按部就班做好自己的事情。要提升效率,真正的效率提升不在于压榨每一分钟,而在于让你花费的每一分钟都值得。
✦
•
✦
材化2101张佳鑫学姐
考研录取院校——太原理工大学化学专业

我从5月左右开始准备考研,从开始的那天就每天过英语词汇,7-8月暑期强化专业课知识,集中刷题、做英语真题、整理专业课重难点和过政治知识点,9-11月巩固提升,针对性补弱、二刷英语真题、背政治主观题和进行专业课模拟,12月冲刺,回归教材笔记、背高频考点、模拟考试并调整作息。
我每天早上先背诵英语或政治内容,上午攻克专业课,下午学英语并穿插政治,晚上复习专业课并制定次日计划,有效的学习方法包括用思维导图整理笔记、刷真题总结考点。
我觉得最“黑”时候就是英语一直学一直错的时候,当时都想放弃了,但是想的我就冲这一年,有一定要考上的念头,就一直坚持了下去。
学姐建议:
不要过度焦虑,考研很好考的,也不要妄自菲薄,勇敢一点。
材化2102班张茹芬学姐
考研录取院校——内蒙古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我在搜集关于考研的信息并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时,主要分三步:
(1)先明确大方向:结合本科专业和兴趣,选择报考方向。我当时在化学和材料方向里面选择了考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在于自身想要在哪个方向里发展。
(2)信息渠道:官网是核心!目标院校研究生院官网看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参考书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专业目录和历年国家线;还会去知乎、小红书、b站搜“XX专业考研经验”,看看学长学姐对院校难度、报录比的分析,也加了几个目标院校的考研群,蹲学长学姐分享的真题和复试细节。
(3)缩小范围:列个表格,把备选院校的报录比、复试线、专业课难度、地理位置都写上,对比后排除掉“踮脚够不着”和“太保底没动力”的,最后选了一所专业课参考书少、报录比适中的学校。

每一次的完成都像逾越时空的某种波澜壮阔结尾,任由你与十八岁的自己短暂对视,将千言万语都演变为这一年里的伏案苦读瞬息。图书馆外面的世界空旷无虞,楼上的人间里写满了不知结局的前程似锦。
这段话是我在12月份写下的,当时对未来充满未知,也看不清前面的路该怎么走,但我在“落子无悔,抉择本身就是向前”的勇气中探索着一条充盈着主体性的道路,无论结果是否顺意,我都不后悔,上岸不是终点。所以,如果你问我考研最大的意义是什么?我会说:是它让我在二十几岁的年纪,完成了一场至关重要的“自我锻造”。

学姐建议:
别纠结“完美计划”,先行动起来,别总想着从一个整点开始学。一开始总想着“等我买齐所有资料、规划好每一天再开始”,结果拖到很晚还没进入状态。其实哪怕每天只学3小时,先把单词背起来、真题刷起来,比空想有用得多。最主要还是先做!